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文明交流的最重要桥梁之一,它发源于古老的海洋文化,历经千年,见证着中华民族用勤劳智慧为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。沿海先民开辟航路的遥远身影,唐代港口城市的繁华多元,宋代货通万国的空前盛景,明代郑和下西洋的伟大航程等,都将通过件件精美文物串联成宏大广博的历史长卷。
    该展览由来自福建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江西、上海等省市的51家博物馆携手合作,荟萃精品文物240余件(套),折射出中国历代的流光风韵,再现波澜壮阔、横跨万里的航海图景。展览分四部分,以时间为序,回顾了古代东南沿海先民认识大海、不断探索未知领域,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的艰辛历程,进一步探索了古代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深刻意义,有助于唤醒古老的海洋记忆,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。
更多>>“海上丝绸之路”七省撷珍
更多>>神秘的“海上丝绸之路”

航海罗盘是如何在世界上传播的?

古代中国人不仅发明了指南针,而且还制成了航海罗盘。航海罗盘于12世纪传入欧洲,进入13世纪已非常普及。此后,欧洲人对罗盘不断进行研究和改进,并且制作出许多新型的罗盘,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航海业的发展,并且为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。没有指南针,哥伦布就不可能远渡大西洋发现美洲,达?伽马就不可能绕过好望角开辟新航路,麦哲伦就不可能进行环球航行。所以,马克思高度评价说:“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”。[详细]

指南针是什么时候开始用于航海的?

指南针是古代中国人的重大发明,最早的指南针出现在战国时代,当时是利用天然磁石做成的。到了唐朝末年,人们已知道用人工磁铁制作罗盘。早期的指南针除了用于陆上指引方向外,还被用来看风水。到了11世纪,人们已开始利用罗盘来进行航海了。1123年,北宋徽宗皇帝派出一支庞大的船队,从宁波出发,前往高丽。完成出使任务后,又回归到宁波。这个外交使团中有个名叫徐兢的随行人员明确记载说,他所乘坐的中国海船,在气候昏暗的夜间,就是依靠指南针来导航的。由此可见,宁波是中国最早利用指南针进行海上远航的地区之一。[详细]

“哥德堡号”是哪个国家的船只?

[详细]

更多>>远古到秦汉时期

海路千年 世界影响

中国与世界其他文明间的交流,很早便点燃跨越传递的火炬,而陆路和海路交通是其间最重要的渠道。1877年普鲁士学者李希霍芬(Fendinand Von Richithofen)将陆路称为“丝绸之路”,与此相对应,又出现了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名称。目前,海上丝绸之路已成为庞大的学术概念,涵盖海外交通、航海科技、宗教、民俗、中外陶瓷、城市发展、区域经济等众多课题。古老的海路绵延东亚、东南亚、南亚、西亚至非洲东部,越两大洋经红海进入欧洲,串连起沿途星罗棋布的港口。来自中国、印度、阿拉伯、埃及、罗马、希腊等民族的古代商人都曾通过转运或直航,致力于海上商道的开拓。由于航路上往来着陶瓷、丝绸、茶叶、香料等诸多商品,又被称为“陶瓷之路”、“香料之路”、“茶叶之路”、“白银之路”等。[查看详细]

名称:“广陵王玺”金印
年代:东汉(公元25-220年)
尺寸:边长2.3厘米,厚0.9厘米,通高2.1厘米,重123克。
来源:江苏邗江甘泉山二号东汉广陵王墓出土
收藏:南京博物院

名称:胡人俑陶座灯
年代:东汉(公元25-220年)
尺寸:灯盘径10.6、通高20(厘米)
来源:2008年12月广西合浦县寮尾M13b出土
收藏: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

名称:鎏金熏炉
年代:西汉(公元前206-公元9年)
尺寸:通高15、口径9、腹径11.8、足径6.8厘米
来源:1980年齐王墓五号陪葬坑出土
收藏:淄博市博物馆收藏

更多>>宋元时期

碧海云帆 货通万国

海上丝绸之路至宋元时期步入鼎盛。随着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、航海技术的突飞猛进及世界各地文明的发展进步,更多航线被开辟出来。大规模的国际性商贸活动,使得海外商品的数量与种类均空前丰富。[查看详细]

名称:龙泉窑青釉执壶
年代:北宋
收藏:浙江省博物馆

名称:基督教尖拱形四翼天使石刻
年代:元(公元1271—1368年)
尺寸:碑高53.5厘米,底宽51厘米,厚9.5厘米。
来源:1975年出土
收藏: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

名称:建窑黑釉酱斑碗
年代:宋(公元960年-1279年)
来源:建阳市水吉大路后门窑出土
收藏:福建博物院

更多>>明清时期

风云激变 丝路复兴

明代初年,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见证着中国古代航海的巅峰。十五世纪开始,以葡萄牙、西班牙等国家为主发起的“大航海时代”,使欧洲的航海及造船技术逐渐赶上并超过了东方,万里大洋从此畅若通衢。明清之际,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展现出新的趋势,中国发挥重要作用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辉煌之后,渐渐没入全球化的贸易体系,历经漫长的重待复兴之路。今天,在改革开放重新打开国门后,沿海港口相继迸发出生机与活力,新的海上丝绸之路篇章亟待重写。[查看详细]

名称:德化窑堆贴梅花双耳三足炉
年代:明(公元1368~1644年)
尺寸:口径8.4、高9厘米。
收藏:福建博物院

名称:铜胎画珐琅鼻烟壶
年代:清
尺寸:高6.3、腹径4厘米
收藏:山东省博物馆

名称:青花花卉纹大将军盖罐
年代:清·康熙
来源:平潭“碗礁一号”沉船出水
收藏:福州市博物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