闽西监狱创新“双向奔赴”机制 力促减刑假释精准高效
2025-07-08 10:05:00? ?来源:东南网 责任编辑:江雅萍 |
东南网7月8日讯(通讯员 吴文勇 章利鑫)为打通政策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,进一步破解减刑假释案件办理中的信息壁垒与实操难题,闽西监狱近期创新构建“走下去,请上来”双向奔赴工作机制,通过力量下沉与智慧上聚的协同联动,推动减刑假释案件办理全流程规范化、透明化,实现执法质效与社会公信力双提升。 政策解读到一线,激活基层执法“神经末梢” 为充分发挥减刑假释政策正向激励作用,闽西监狱创新建立“包片下沉”制度,将政策解读与业务指导精准送达一线。刑罚执行科民警化身“政策宣讲员”,在每次案件办理期间携带最新政策汇编等资料,深入各监区参与分监区案件研讨。 在现场,他们通过案例剖析的方式,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可操作的“基层指南”。例如,在六监区连某减刑争议中,刑罚执行科民警结合该犯多次违规行为记录,当场拆解“确有悔改表现”的认定核心,引导基层民警聚焦“违法性质-改造表现-社会危险性”三个关键方面构建证据链,成功避免了因经验化判断导致的误判风险。此举不仅提升了基层执法的规范性,更推动形成了“政策统一、标准统一、执法有力”的良性循环。 疑难会诊聚合力,构建协同共治“智慧矩阵” 面对基层上报的重大疑难、新类型或存在重大分歧的案件,闽西监狱打破部门壁垒,创新启动“请上来”协同机制。通过主动邀请分监区案件承办民警列席科务会,搭建跨部门联席研判平台,实现法律适用、风险评估、证据补强等多维度资源的深度整合。近期,针对一起十六分监区一罪犯的假释申请,办案民警在科务会上全面复盘其改造轨迹,结合监狱心理评估中心数据,检察机关监督意见及社区矫正机构风险评估报告,最终形成了科学审慎的综合评估方案。该机制运行以来,解决了财产性判项履行、再犯罪风险评估等疑难问题,实现了“1+1>2”的协同效应,提升了司法公信力。 减刑假释不是简单的“数字游戏”,而是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的“法治试金石”。闽西监狱将持续深化“双向奔赴”机制,致力于让每一起减刑假释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,成为提升监狱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坚实基石。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